「都已經晚上十點半了,還不趕快去洗澡睡覺,還在幹嘛~」看到臭迪在房間裡東摸摸西摸摸的。
「工藝作品還沒做好,明天要交…」臭迪眼皮有點沉重了。
「這看起來像是電動腳踏車…」
「不是啦,是電動機車!」
「喔!對喔,沒有看到腳踏板,我以為是你還未把腳踏板裝上去的啊,我來看看~」
「都已經晚上十點半了,還不趕快去洗澡睡覺,還在幹嘛~」看到臭迪在房間裡東摸摸西摸摸的。
「工藝作品還沒做好,明天要交…」臭迪眼皮有點沉重了。
「這看起來像是電動腳踏車…」
「不是啦,是電動機車!」
「喔!對喔,沒有看到腳踏板,我以為是你還未把腳踏板裝上去的啊,我來看看~」
每年聖誕節前的一個上班(課)日清早,我的學弟(臭迪)的母校(國小)樂團與合唱團就會全體出動,在校內的耕讀園旁,伴著陸續到校讀書的同學,共同迎接聖誕節的到來。
在一旁的家長,則拿起相機為樂團的同學錄影拍照留念,畢竟一年一次在公開的場合表演,即便只是在校園內藉由半公開場合表演給學生與老師聆聽與欣賞,同時也分享給這校區周遭的民眾一場免費的音樂饗宴。
而在我家更可以從窗戶往外看,約30米外的校園內,便可以欣賞到一年一度的聖誕音樂饗宴。
約莫二十年前,在聖誕節前二周就開始煩惱要挑甚麼樣的卡片寄給朋友,還得需要依據不同的對象需要挑選不同個性的卡片,甚至需要自己製作,同時開始思考要寫下甚麼樣的話語表達祝福之意,然後算好時間將手寫的聖誕卡片,貼上郵票,走到附近郵局設置的郵筒,把一份心意放入郵筒裡,將滿滿的祝福透過郵差的手送到對方的手上。
而在當兵啃饅頭的日子,尤其是新兵訓練的時候遇到聖誕節,最期待的是能收到朋友,尤其是女的同學和朋友寄來的聖誕節卡片。下部隊到楊梅服役之後,心境有所改變,但仍會在年節前就趁著回部隊的空檔,待在中壢火車站前逛逛書店,買聖誕卡片準備寄給朋友。
你常常與小孩子答喙鼓(tap-tshuì-kóo)嗎?小孩子天真無邪,沒有心機又直白的反應,有時讓你好氣又好笑...
答喙鼓(tap-tshuì-kóo)是以閩南語發音,鬥嘴的意思。 夫妻間的答喙鼓,可以越吵感情越好;一對情侶的答喙鼓,可以越吵越親密;而幾位難兄難弟在一樣,有時也會答喙鼓,互相調侃,然後笑到不行。那麼與小孩子呢,當然也可以像是我一樣,和兒子答喙鼓,越鬥嘴越覺得小孩子,怎麼那麼天真可愛啊,好希望再回到那時候~
「臭迪…爸爸回來了!」我下班剛到家,看見臭迪坐在客廳地板上,玩著火柴盒小汽車,我一邊脫著鞋子,一邊喚著小兒子。
父子的關係,絕對是和父女的關係有著天壤之別,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依我看,兒子應該是前世的情敵吧!做父親的總是對兒子期望很高,恨鐵不成鋼,又得要耐住性子教訓兒子。隨著兒子日漸茁壯,又得要能稱兄道弟做一對麻吉。 常告訴有小孩子的同事,趁還能夠牽著他的手的時候不要放手;還能抱的動的時候多抱一抱;否則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他不讓你牽手了、你抱不動了,當你要搭他的肩膀的時候,他的身高已經超過你,你得要墊起腳尖才行了。
那一天晚上,大腹便便的老婆告訴我,已經開始陣痛了,我緊張到全身冒冷汗,趕緊驅車載老婆去醫院。
但,這小子好動,在肚子裡翻來覆去,他媽媽從晚上八點多等到半夜還不出來,連醫生都先回宿舍休息。等過了一小時再來檢查一次,發現腦袋瓜子還是沒朝下,就決定採剖腹方式生產。零晨1點15分,醫生把臭迪從老婆的肚子裡拎了出來。
聽護士說,臭迪不愛哭,哭了幾聲就安靜下來了,躺在保溫箱從產房由護士推了出來,在門口時還刻意停了下來,讓我、爸媽和岳母瞧瞧,臭迪皮膚黑黑且皺皺的,護士刻意把尿布的魔鬼沾撕開來,讓我們驗明正身確認是個帶把子的,不過撕魔鬼沾的聲音還把臭迪給嚇了一大跳。
從小孩子出生那一霎那便考驗著父母親的體力與耐力,而最可愛的時候應該是在三至五歲階段,隨著逐漸長大,做父母的也越來越抱不動小孩子了。原本你只要把手放下,小手自然的就過來抓著你的手指,但慢慢的...你想要牽著他,他就急忙地掙脫開來,不讓你牽了,反而是要急著探索這世界。
「青春」在年輕人的軀體,卻不一定在心裡;「青春」不在老年人的軀體,卻可能在心裡! 無論你現在幾歲,你想要怎樣的青春呢!
每人都有一段光陰的故事,有的故事才˙剛開始,有的正是熱力四射,有的呢,如一葉扁舟劃過江面上的漣漪,緩慢的傳播到岸邊,而有的呢說著說著...就睡著了~
光陰是一道由青春劃過天際的流星,我們的青春,對宇宙而言是短暫的;對人生而言,可以精彩、很燦爛。
女人,青春像是趁新鮮的蝦手卷;而男人啊,則是漸漸後退的髮沿。
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東西方文學家、詩人,總不忘喚醒青春少年時的意氣風發,把握時間,無論你處在何時!
《勸學》【唐·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歲月輕撫而過的不著痕跡,卻也不忘調皮的在你我臉龐刻畫青春,頭髮上故意留下那書法最高意境的白,連一同伴隨著我們喜怒哀樂和著汗水與淚水的活動中心制服上也俏皮的灑下斑黃。敬,逝去的青春,永恆的友誼~
叮叮冬冬....叮叮冬冬....叮咚叮冬.... Jingle bell jingle belt...一早照例被窗外校園耕讀園內的樂隊以及合唱團的音樂與歌聲給喚醒,每年聖誕節前一天早上,學校的樂團與合唱團就會全體出動,伴著陸續到校讀書的同學共同迎接聖誕節的到來,一旁的家長,則拿起相機為樂團的同學錄影拍照留念,畢竟一年一次在公開的場合表演,即使只是在校園內,但不只是學生與老師可以聆聽與欣賞,同時也分享給這校區周遭的民眾。
二十年前,至少在聖誕節前二周就開始煩惱要挑甚麼樣的卡片寄給朋友,還得需要因人而異,不同的對象需要有不同的卡片,甚至需要自己製作,並且開始思考要寫下甚麼樣的話語表達祝福之意,然後算好時間將手寫的聖誕卡片貼上郵票走到附近郵局設置的郵筒把一份心意放入郵筒裡,將滿滿的祝福透過郵差的手送到對方的手上。
當兵啃饅頭的日子,尤其是新兵訓練的時候遇到聖誕節,最期待的是能收到朋友,由其是女的同學和朋友寄來的聖誕節卡片,下部隊到楊梅服役之後,心境有所改變,但仍會在年節前就趁回部隊的空檔,待在中壢火車站前逛逛書店買聖誕卡片準備寄給朋友。
現在網路通訊與電子產品的普及以及各式各樣的APP,不用考慮時間、氣候,隨時隨地手一滑便可以無時差的將訊息傳達給遠方的親朋好友,但複製與貼上已經是常態,喔,應該說是"分享",對,是分享,然而客製已經是奢侈了,缺少了一份透過手寫的文字所傳達出去的溫暖。
欣賞著20~30年前的聖誕節代表的MTV,片中年輕的歌手們,現在都已經是中年甚至是老年大叔大嬸了,繁華雖不在,留下這些經典歌曲令我這同樣也步入不惑之年的大叔回味無窮,在年輕時絕對不可能感覺或體會到,當時的流行歌曲現在已經變成經典老歌。
倒數的終點是開始的起點,2013一定有喜怒哀愁圍繞著我們,但終究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段;2014雖未知,可以確認的是自己的手可以掌握住要走的路,即使可能有荊棘阻礙,只要有心在新的一年,可以有新的期待,不變的仍是平安與喜樂,變的是總朝著理想邁進。
緣起
猶記得接受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教育寫書法過程中,常常和同學比賽誰得到的紅圈圈最多,因為老師會把寫得不錯的字或筆畫圈起來;還曾為了是否可以代表班上參加書法比賽而和同學PK,然後由級任老師評審,後來雖代表班上參加比賽,不過學藝不精沒獲得名次。在那之後除了曾在大學宿舍一時興起用毛筆寫了一張"聖旨",還有在軍旅服務時,應部隊長官要求寫春聯之外,便極少機會拿起毛筆寫書法,但始終在心底保存著一顆愛好書法的種子,等待著機會讓它萌芽...
拜師
直到2011年,公司有同事發起學習書法的活動,二話不說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教導我們的便是林振華教授,他為了廣泛的推廣書法之美,以擺攤,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推廣書法教育,緣分一線牽來到了公司免費傳授,希望書法學習落實在各個角落,而我心中的種子在此時已經開始被灌溉而逐漸萌芽~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完成了一件具有意義的春聯義賣活動之後,我看到各樓層辦公室內比起以前來說更佳的有朝氣、喜氣,因為有更多的同仁在自己的座位四周貼上了春聯,這些春聯都是同仁們和老師所寫的,有些還會讓我會心一笑,例如:”永不當機”!還有不知各位有無注意到,樓下全家隔壁那家麵店正是貼著羅老師寫的對聯喔。
我相信還有許多同仁家裡也貼上了自己寫的春聯,我也趕在除夕當天中午寫了一幅二言貼在公寓自家門旁,家裡小朋友也寫了春字貼在大門上,每天出入門總是會看到自己和小孩子寫的作品,不見得是要給別人看,自己欣賞又何妨,對吧!如何將書法生活化也是我們社團的目標之一喔。
還記得我把最後義賣剩下的春聯贈送給家裡附近廟宇嗎?後來我發現真的有住家把我們同仁的春聯貼在門口呦!為何我認的出來,因為要義賣的春聯我幾幾乎乎都看過好幾次,貼上去後看來真的很不錯的。
想起在準備義賣的時候,好多同學都擔心自己寫的不夠好,對自己沒信心,其實我也是,而且在義賣前二周其實是幾乎天天練到半夜,我知道有些同仁也是非常積極的在練習不亞於我,有的同學練到有Fu的時候還欲罷不能,即使時間很晚了,還不想放下筆來休息;真的越接近義賣就有越多的創意以及驚豔的作品產出,最後所展現出來的成果是真的有人欣賞,願意買來張貼增添喜氣,我相信這次的活動真的增加了許多同仁的自信心。不過這種集中火力的練習方式,我認為真的提升了自己又更往上進了一步,但只能偶一為之,重點在於能夠有毅力且持續的、長久的跟著老師的指導練習下去,有許多同仁在學習書法過程中都認知到所謂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更何況我們何其有幸啊,在公司內有一位羅老師就近就可以教導我們,加上偶而還有一位林老師來關懷我們的進度,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在一起一同的練習,這是需要緣分的,加上長久練習下來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穫與成長的。
中秋節快到了,遠方的親朋好友,不在身邊,也才會多一層思念,天天在身邊也就無所謂的思不思念了;如今科技發達,想知道對方好不好,手機拿起來便可知;害羞不便直接電話訴情,臉書、簡訊、Email、Skype、MSN、QQ隨你挑,只要你有對方的ID,即使沒有,也可以人肉搜索一翻遍可知曉(除非他/她是魯賓遜)。
別忘了,中秋節烤肉的時候,在雲煙裊裊之際,舉起你的啤酒,學學蘇軾,把青天當作是朋友,也透過皎潔的圓月對著遠方同樣望著明月的親朋好友說聲你好嗎!然後一飲而盡,爽快~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賴班長(高中班長),我知道你會在瓊樓玉宇內,別忘了中秋節時,我和你對飲一杯!
人是一種很玄的動物,周遭已經習以為常的人、事、物、舉止行為,若突然消失了,原本沒有感覺的,反而讓你思念。或雖然知道總有一天周遭的人事物一定會離你而去,或你離他們而去,在平常卻也不會無時無刻的好好愛惜這一切,反而要是你天天如此做的話,大概會被罵神經病、白癡吧。
哪一天真的不在了,又會恨自己為何不會在平時多多的體諒他人,多說些好話、善待對方...讓自己陷入深淵與懊悔之中無法自拔。
到頭來,時間總是最好的醫生,但也卻最折磨人,時間不會是特效藥,而是專治慢性病且無需處方即可取得的非處方藥。
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第一次"的次數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減少甚至沒有嗎?
有些第一次會是一生中僅有的一次,例如:我在當兵時簽下了四年制志願役軍官役,當初的的確確認為一生中就僅有這一次機會,我願意多花二年的時間來歷練這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機會。
有些是發生第一次之後,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發生。例如:唸床頭故事給小孩聽、上學、畢業、坐火車…。
還有一些事發生了第一次之後,不知道還會不會有第二次。例如:我第一次拿著國際駕照在加拿大自己一個人開車、第一次在加拿大打高爾夫球、第一次去英國倫敦...。
最近忙於幫新買的LED電視加裝數位機上盒,享受數位畫質帶來的全新感受。
在2011年底將已經看了約有十年的CRT電視機給替換掉了,他的殘餘價值只有200元,拿到回收場去回收了,然後可想而知最後是被拿去煉金了,對於回收場而言其價值肯定比這200元高多了。
其實,對於我而言,他的價值不會只有這區區200元,那只是代表我所拿到的,還有我拿不到但是放在心中的,他是家裡最佳聽眾以及背景。
當小孩子在家裡練習著學校的朗讀比賽、HESS學期末的話劇表演(用英文)練習、小時候一高興起來就跳起舞來等等,他總是擔任最佳的背景,主角雖然不是他,但他默默的在那邊看著小孩子的成長,也看著這一個家庭十年來的喜怒哀樂,卻從不會介入我們的生活,但也常常在生活中提供娛樂與知識。
中秋節前二天和父母親前往外婆在嘉義鄉間的三合院家中。從塵囂喧嚷的城市中到了靜謐和緩的鄉間裡,心境上的落差極大。
媽媽有眾多的兄弟姊妹(三位兄弟、六位姐妹)難得聚在一起,晚上一同坐在三合院的曬穀場上吃飯與話家常,聊聊小時後大家一起睡在曬穀場上的往事,阿姨還說曾經發生半夜上完廁所要關門卻一直關不上,才發現到門縫躲了一隻大蟒蛇而被嚇到失魂落魄的童年趣事,當時的驚恐害怕如今提起卻是在笑談聲中勾起無數回憶…
雖然我在這裡的童年記憶不多,但也還約略記得外婆養小雞的地方以及曾經抓二隻小雞要讓我帶回台北養的趣事;卻是我母親許多回憶的地方。
鄉下田間的土地肥沃,隨便種甚麼都可以長得很好,像是芭蕉、甘蔗還有滿地的地瓜葉。我們的早餐吃的蔬菜就是在田間現摘的地瓜葉。
我把他們稱作為老書,而不是舊書,雖然最老的書也不過二十幾年,但對我來說已經是到人生目前為止的一半還要多的光陰~也可稱得上是老友了~
最近整理一下家裡的書籍,共有十幾箱,雖然無法和一些喜愛讀書或收藏書籍的文人雅士相比,這些書也擁有家裡一方之地,以前都不想要好好整理一番,最近開了竅花了二整天的時間全搬了出來,好好地整理一番,以前也從不會想要把這些書籍拿去販賣或回收,因為他們總是在我不同的年紀之中曾經陪伴過我,總有一些回憶;而最近卻突然地認為,與其放在家裡占了一些空間,一年之中卻有不見得重新拿起來再讀一遍,何不把它們分享給有緣人,分享給他們呢?
為了騰出更多的空間藏書,藏書不一定要在自己的書房裡,可以是在有緣人的家中,可以是在心靈裡,也可以是在電子檔案裡(當然電子檔一定無法感受到書的香氣、撫摸著書的感覺),可以是在無限的空間裡。
上周新兵日記中的一幕,讓我想起本人從軍時的一段情景:
戲中賴虎因為練習刺槍術動作不夠熟練,而且連鋼盔都掉了,當然當週值星的王班長被孫排長要求對於賴虎加強磨練,王班長令其繞著精神標語十圈,後來因為體力不支而倒地,引發了後面一連串的事件...
當時的我就像是孫排長一樣,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在訓練時對於阿兵哥是恨鐵不成鋼,而連隊剛好又是營部連,兄弟們大都是擔任營部幕僚長官的士官、或者是駕駛兵、伙房兵等,平常訓練時要湊齊人數就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能有時間施以訓練,所以每年的體能戰技測驗時對於一些少數的兄弟們應該是一件難捱的事,不能說他們養尊處優,畢竟他們也有勤務要執行,但訓練時間不夠、沒體力也是不爭的事實,偏偏我又不信邪,還是會盡可能要求他們。
營部連的人數無法與其他連隊比擬,對於像體能戰技中的刺槍術這一個科目來說,人數少意味著比較吃虧,因為刺槍術要人數多震撼力較夠。而我要說的並不是在刺槍術上面,而是壓軸的5000公尺跑步。按規定,參與跑步的人數也必須佔連隊編制數的一定的百分比(已經忘了是多少比例了),意味著平常本來就比較少參加體能訓練的兄弟逃也逃不掉,所以一些伙房兵、駕駛兵也都被納入名單中。
當年本連隊可說是「幸運」的被抽到參加體能戰技比賽。當時我的連長、輔導長都是正期陸軍官校出身,我雖然也在陸軍官校受訓過,但畢竟不是正期生,而是四年制預備軍官(現在已經改為三年制)。
前一陣子看到電視報導,國防部於2010年7月7日取消了部隊50年來凡是值星官/值星班長需披掛值星帶的規定。據報導是現任國防部長看到背值星帶的幹部在操課時不方便,由於披值星帶的方法是"右肩左斜"像是跑步時左手還需要將值星帶抓著並往下拉將值星帶拉直避免因跑步而掉落,而將此制度取消掉並研擬其他替代方式。
其實總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的,以前外套上會有肩扣,可以將值星帶扣在右肩上,然後再用S腰帶將值星帶繫在衣服之間,若沒有肩帶時,則可以直接用S腰帶將值星帶繫起來,如此還是可以正常操課的。
國軍部隊50年來的這項規定,其實連帶影響到各級學生的各項活動,或許是因為早期在青年救國團的活動中都有將值星帶帶入到活動中,通常被指派擔任值星官的夥伴,大都數是男性,而且看上去都是比較嚴肅或凶神惡煞,當然還要有好的體態。他一樣是要負責管理整個活動梯隊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影響到學校內的一些活動也導入這項機制。
[值星帶的戲稱]
昨天的新兵日記中,有一橋段是王勝男士官長為了讓新兵羅剛能夠願意接下擔任授槍代表而和他進行PK大戰。這一幕也讓我想起剛下部隊時也曾經向老士官進行伏地挺身PK大戰…
當我剛下部隊是一個人稱菜排(很菜的排長)的新到任的排長,而且是到有北雄獅之稱的野戰部隊中履薪。由於剛下部隊,其實無論是一些老兵、老士官甚至於連長都在等著看這個菜排的表現,在部隊裡仍然是個講求實力的地方,而實力就是從體能上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就是帶兵的能力,看是否讓隊上弟兄心服口服。
部隊中每天的晚點名後都需要作一段體能,當然是由我這菜排來帶體能,事實在連上也只有我一位排長,而我也沒讓值星班長來帶體能,直接我來上陣,為了不讓這群阿兵哥認為我只是出張嘴而已,所以我自己喊口令自己也親自跟著做。
在某一天晚點名後,依照往常的由我帶著做伏地挺身,"一下二上"的口令就一直喊下去,其實雖剛下部隊,弟兄們並沒有像新兵日記中的于班長或像羅剛一樣會對著我嗆聲,但當時心理面想著總得要讓這群弟兄徹底服從我的領導,於是乎當晚就開始向整個連隊進行伏地挺身PK賽,我並未對著部隊宣布,而是一直做伏地挺身在無形中讓大家覺得我是在挑戰大家的體能。一、二、一、二我口令持續的喊著,慢慢的有一些體力不行的不支倒地,於是乎我便宣布覺得不行的自己就站起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伏地挺身越做越多下,也越來越多弟兄站起來,包含士官也是。然而有一位老士官,幾個月後就要退伍了,他知道我的用意,彼此心照不宣,他也不想讓士官全體陣亡,被一位菜排給比下去,他也就代表士官持續和我對戰中,最後也就真的只剩下他和我繼續PK中,那時我其實已經快撐不住了,心裡已經在念"XXX,不給我面子,還不快起來認輸",當時的情景就只差阿兵哥沒有在旁邊大喊加油,但全連的眼睛都在看著我們兩個。
最後PK的結果是"平手",因為我其實已經撐不住了,我不知道那位士官是否也只剩下意志力在和我硬撐,總之,我喊了起立結束這場PK賽,而一起立時我半開玩笑的對著那位士官說"操,你還真不給我面子"~